「什麼都漲,只有薪水沒有漲」
這句耳熟能詳的話,恐怕要再說上好一陣子了。
從去年第四季起消費者物價大漲,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飆高,民眾明顯感受到物價變貴。
根據主計處表示,今年6月底前,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平均為3%;
但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約為2.6%至2.7%,顯示負利率時代又來臨,且到今年底恐怕都不會改善。
負利率時代來臨,表示您若把錢存在銀行,不僅利息收入趕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,
本金也可能會縮水,使錢愈來愈薄,這對定存族及靠利息過生活的退休人員影響最大。
另一個不利的消息是,由於物價上漲速度過快,使得去年員工平均每月薪資比前年衰退百分之0.03,
折算成現金每個月約為減少了11元。薪資水準是實質購買力的衡量指標,
對照今年上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將達3%的情況來看,也就是說,
如果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加薪幅度低於3%,國人的實質購買力將更明顯降低。
面對因通貨膨脹而造成的負利率景況,
您就不能再以手握現金或依靠銀行定存的方式理財,
這時的理財策略在於將現金轉換為能夠為購買力保值的理財工具,
甚至是更積極的創造投資收益,尋求較通貨膨脹率更高的投資報酬率。
建議如下:
一.投資受惠通膨之金融商品:
以地區別來看,拉丁美洲、東歐、東南亞、澳洲等國家,
由於這些地區多為原物料出口大國,建議可以從事部分的佈局;
若以產業別來看,則能源、全球原物料、農產品等價格持續看漲,
這類型的基金也是績效也相對較好的基金類型。
二.投資房地產:
不動產的保值能力也受到國人重視。
根據房仲業者指出,近來有很多台商把國外資金匯回台灣,投資不動產;
香港及大陸也有諸多富商對台灣的房地產深感興趣,
主要就是看好大選後的經濟表現,再加上兩岸三通的預期心理,使得台灣房地產具有增值空間,
只要交通便捷、土地標案頻創新高或是知名度高的熱門區域、個案,都是值得投資的標的。
三.減少債券持有部位:
三年半前,也曾出現負利率的情況,中央銀行連續十多次緩步升息,
才將實質利率由負轉正,可見未來央行仍會採行升息策略,
在升息腳步持續下,應減少債券部位的持有,
因為利率和債券價格呈現相反走勢,利率升債券價格跌,會造成債券投資人的資本損失,
所以建議投資人減少債券部位的持有。
四.購買抗通膨保險商品:
如購買分紅保單做為整體資產配置的保本核心,
分紅保單就是保戶除可以獲得壽險公司提供的保障外,
還可分享壽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的成效,而且完全不用分擔公司的虧損風險,
因此分紅保單除具備保險保障功能,並可提供長期穩健紅利以抗通膨。
另外,近幾年十分熱門的投資型保單,因兼具保險及投資兩大優勢,
也被視為是應付負利率、高通膨的利器。
( 2008/03/10 Yahoo!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王鈺棻 )
全台唯一
英式分紅保單
複利滾存方式
抵抗通膨利器
只在保誠人壽
什麼保單好?
生效的保單最好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