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金雖然強調長期複利累積,投資報酬效果驚人;
但也不表示投資期間遇到任何狀況都不動如山。
還是要適時停利、停損或轉換,以增加勝算機率。
去年11月股災至今,定時定額與單筆投資基金的投資人,分別遇到不同問題。
一位以基金養基金的投資人,手上十幾檔基金到目前幾乎全部虧損5-10%左右,
只剩一檔全球資源基金還維持8%的正報酬,因此無法再像以往一樣贖回獲利基金,
當成定時定額扣款資金,面臨必須要忍痛砍掉一~二檔基金,才能讓其他基金繼續扣款。
另外一位投資人則是單筆20萬元投資某檔台股基金,
到2月底該檔基金呈現-30%虧損,目前已無資金可以加碼或攤平。
兩位投資人共同的問題是「在此波股災中,都沒有採取任何動作」,
其實投資真的不能以不變應萬變,而是要有所變有所不變。
定時定額基本上是停利不停損(這一點不變),
遇到股災時積極投資人可以考慮加碼(這一點可變);
單筆投資人則一定要預設停損點(這一點也不變),
尤其第一時間停損很重要,忍痛損失個10%,還保有90%再戰本錢,
否則跌了30~40%,可不是漲個30~40%就能回本的。
對於單筆投資且已虧損了30%的投資人,應檢視一下該檔基金持股,
如果認為基金本身沒問題,只是一時蒙塵,就不妨等它慢慢回檔;
若是覺得持股未來不看好,則可開始找機會出脫,上述兩個方法應該都比在此時殺出來的好。
至於第一位投資人,我問他如果基金繼續下跌,當資金不夠時想要砍掉那一檔基金,
他給我的答案令我大吃一驚,他預計要將唯一一檔獲利的全球資源基金贖回。
在我看來全球都在跌,還能為持正報酬是多棒的一檔基金,應該續抱才對呀!
接著我檢視了他手中的11檔基金,
分別是中東、東歐、新興市場、拉丁美洲、新興亞洲、印度、南韓、亞太、東協、全球資源
以及一檔國內股票型基金。我只能說他是一位超超超級積極型的投資人,
前幾年全股市走多頭或許讓他嘗到甜頭,但隨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,
全球景氣回檔,全押在新興市場或是單一國家風險自然增加。
因此建議他不妨將重複基金贖回
(譬如:新興亞洲、印度、南韓、亞太、東協,全都是投資亞洲區域,保留一~二檔即可)
贖回資金預留下6個月扣款金額,
如果還有餘錢可以加買股、債平衡型基金,或是農產品基金……
基金養基金可算是投資基金最完美的境界,
但太過依賴獲利,一遇到股災,就會出現資金缺口,所以還是要量力而為。
此外,如果所有投資標的集中在基金一種,還是要做好資產配置,有一項研究,
獲利與否91%決定於資產配置,
所以投資前最好將風險及配置問題一併考慮清楚再出手。
最後提供兩個簡單的資產配置口訣,供投資人參考! 資產配置的二不及二要!
二不:
1不要重押單一市場
2不要鍾情單一基金
二要
1資產配置要包括股、債
2匯率風險要考慮
( 2008/03/13 Yahoo!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歐陽姚 )